B站下架ASMR分类:内容整顿还是创作寒冬?
b站删除asmr分类
近日,B站(哔哩哔哩)悄然下架了站内“ASMR”分类及大量相关内容,引发用户和创作者的广泛讨论。ASMR(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)作为一种通过视听刺激带来放松体验的内容形式,曾在B站拥有大量忠实受众,涵盖助眠、角色扮演、环境音效等多元题材。然而,此次下架并非毫无预兆——平台此前已多次以“内容低俗”或“违规”为由清理部分ASMR视频,但直接移除整个分类尚属首次。
平台监管与内容边界的博弈
B站官方虽未公开说明具体原因,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与国内对音视频内容的监管趋严有关。近年来,部分ASMR视频因涉及“软色情”或打擦边球行为被点名批评,导致平台不得不加强审核。尽管多数创作者坚持健康导向,但少数违规内容仍让这一分类陷入争议。有用户表示理解:“支持净化环境,但‘一刀切’可能误伤优质内容。”
创作者的困境与转型
此次调整对ASMRUP主造成直接影响。许多全职创作者面临内容下架、收入锐减的困境,部分人尝试转向“助眠”“白噪音”等标签继续更新,但流量和曝光度大幅下降。一位UP主坦言:“ASMR需要精细设备和长时间制作,现在分类消失,观众根本找不到我们。”
用户需求与替代方案的探索 对依赖ASMR助眠或减压的用户而言,下架带来诸多不便。尽管B站仍保留部分合规音频内容,但分类的消失使得搜索成本增加。网友呼吁平台细化规则,而非简单取缔:“可以加强审核,而不是直接抹杀一个文化圈子。”
结语 B站此次举动折射出内容平台在监管与生态平衡间的两难。ASMR的“消失”或许只是国内互联网内容治理的一个缩影,但其背后关于创作自由、用户需求与合规风险的讨论,仍将持续发酵。未来,能否在规范中保留小众文化的生存空间,将成为平台与创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