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《ASMR的黄金时代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“颅内高潮”热潮》

作者:卫刚涛 发布于2025年04月30日16时12分01秒

曾经最火的asmr

在2010年代末期,一种名为ASMR(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)的感官体验席卷全球,成为互联网上最令人着迷的现象之一。通过轻柔的耳语、指尖敲击、翻书声或梳子摩擦麦克风等细腻声音,ASMR视频为无数人带来了放松、助眠甚至“颅内高潮”的独特体验。《ASMR的黄金时代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“颅内高潮”热潮》

爆火的起点与标志性创作者 ASMR的走红离不开YouTube平台的推波助澜。早期创作者如Maria(GentleWhispering)、Gibraltar(ASMRrequests)等凭借治愈系内容积累百万粉丝。韩国博主Dana(ASMRPPOMO)则以创意道具和角色扮演视频风靡亚洲,而“理发店模拟”“医生问诊”等主题更是让观众欲罢不能。曾经最火的asmr

科学与争议并存 尽管缺乏权威医学研究,许多用户坚称ASMR能缓解焦虑和失眠。2018年,《ScientificReports》期刊首次证实ASMR可降低部分人的心率,但质疑声始终存在——批评者认为这是“伪科学”,或对过度依赖声音刺激表示担忧。《ASMR的黄金时代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“颅内高潮”热潮》-曾经最火的asmr

热潮褪去与转型 随着平台算法调整和用户审美疲劳,纯ASMR内容流量逐渐下滑。头部创作者开始转向“沉浸式学习”“白噪音”等衍生领域,而TikTok上碎片化的“快速ASMR”则取代了传统长视频。如今,“颅内高潮”虽不再是流量密码,但它留下的放松理念仍影响着当代数字疗愈文化。

回望这场热潮,ASMR或许更像一场集体感官实验——在焦虑时代里,人们曾如此渴望用声音构筑一片避风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