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ASMR娜拉过敏事件:当治愈之声变成健康隐患》
asmr娜拉过敏
近年来,ASMR(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)内容以其独特的视听体验风靡全球,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、助眠放松的选择。然而,韩国知名ASMR创作者“娜拉”(Nara)近期却因一段含有过敏争议的音频陷入舆论漩涡。部分听众反馈称,在收听其视频中频繁出现的“咀嚼音”“耳语摩擦”等经典触发音效后,出现了头晕、皮肤刺痒甚至呼吸急促等过敏样反应,引发公众对ASMR潜在健康风险的关注。
过敏还是心理暗示?科学界尚无定论
医学专家指出,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ASMR音频会引发生理性过敏,但个别案例可能与“听觉过敏”(Hyperacusis)或心理因素有关。娜拉视频中高频率的近距离人声和刻意放大的环境音,可能刺激部分敏感人群的神经系统,导致应激反应。对此,娜拉团队回应称将调整内容制作标准,并建议听众控制音量、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。
ASMR创作伦理争议:娱乐与健康的边界
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关于ASMR内容责任的讨论。支持者认为创作者无需为极少数人的特殊反应负责,反对者则呼吁平台增加健康提示。类似争议在“颅内高潮”“白噪音助眠”等领域同样存在,如何平衡创意表达与用户安全,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截至发稿,娜拉频道已下架部分争议视频,并承诺未来在简介中标注“敏感人群慎入”。这一事件或许提醒我们:在追求感官治愈的同时,个体的生理差异同样值得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