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《警惕“不健康ASMR”:当放松工具变成心理陷阱》

作者:李娜斌 发布于2025年08月04日07时24分01秒

不健康asmr

近年来,ASMR(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)因其舒缓压力、助眠放松的效果风靡全球。然而,随着内容泛滥,一种“不健康ASMR”现象逐渐浮现——这类视频或音频通过刻意制造极端刺激(如暴力咀嚼、过度亲密耳语、甚至性暗示动作),利用用户的感官依赖,逐渐演变为精神消耗品。不健康asmr

1.扭曲的“放松”逻辑 部分创作者为博流量,将ASMR与软色情、暴力音效捆绑。例如,用刀具反复刮擦麦克风模拟“切割皮肤”,或通过喘息声打擦边球。这类内容表面上提供刺激快感,实则激活焦虑神经,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睡眠紊乱、现实感官钝化,甚至诱发心理不适。《警惕“不健康ASMR”:当放松工具变成心理陷阱》-不健康asmr

2.算法助推下的成瘾风险 平台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停留时间推荐更极端内容。许多观众从普通咀嚼声开始,最终滑向“颅内高潮依赖”,陷入“越听越焦虑,越焦虑越想听”的恶性循环。神经科学研究显示,过度依赖外部刺激的放松方式,可能削弱大脑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。《警惕“不健康ASMR”:当放松工具变成心理陷阱》

3.如何辨别与自我保护 健康的ASMR应带来平和感,而非紧张或羞耻。建议用户: -避免内容中含暴力、侮辱性语言或明显性暗示; -设定使用时长,防止无意识刷屏; -优先选择自然音(雨声、翻书声等)。

ASMR本应是心灵的庇护所,而非另一种消耗品。当“放松”需要以刺激阈值不断升高为代价时,或许我们该按下暂停键,重新找回真实的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