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B站ASMR翻车事件:当‘助眠’变‘扰民’,UP主们该如何守住底线?"
b站翻车up主asmr
近年来,ASMR(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)内容在B站等平台迅速走红,成为许多用户放松助眠的首选。然而,随着部分UP主为追求流量和猎奇效果,逐渐偏离ASMR的初衷,甚至出现“擦边低俗”“伪ASMR”等乱象,B站的ASMR区频频陷入“翻车”争议。
###翻车事件频发:从助眠到“社死”
一些UP主以ASMR为名,实则通过暗示性台词、暴露着装或刻意制造暧昧音效吸引眼球。例如,某位UP主因在视频中夹杂不当喘息声被用户举报,最终遭平台下架;另一名主播则因使用道具模拟“舔耳”等敏感动作,引发舆论批评,甚至被官方点名整改。此类内容不仅违背ASMR的舒缓本质,更让部分观众感到不适,直呼“助眠变噩梦”。
###平台监管与用户争议
B站虽多次整顿ASMR分区,但“擦边球”内容仍屡禁不止。部分用户认为,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漏洞,对“软色情”界定模糊;也有观众指出,某些UP主利用ASMR的“小众性”打擦边球,实则是为逃避严格的内容审查。而真正的ASMR创作者则叫苦不迭,担心行业被污名化。
###ASMR的未来:内容创作需回归本心 ASMR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声音触发放松反应,而非博人眼球的工具。UP主若想长远发展,需坚守内容底线: 1.尊重ASMR的专业性,避免过度娱乐化或低俗化; 2.明确受众需求,区分助眠内容与娱乐视频的边界; 3.配合平台规范,主动规避敏感题材。
对于平台而言,细化审核标准、建立分级制度或为解决之道。而用户也应理性发声,通过举报和反馈推动社区净化。
结语 ASMR的“翻车”现象折射出内容创作中流量与底线的博弈。当“助眠”沦为噱头,受伤的不仅是观众,更是整个行业的信誉。唯有UP主、平台与用户三方协力,才能让ASMR回归“声音疗愈”的本质。